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详解:组成、工作流程及分类

更新时间:2025-08-05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来实现分离分析的技术。它效率高、速度快、灵敏度也高,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制药行业,HPLC 能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像检测药物的纯度、含量以及里面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确保药品用起来安全有效;在环境监测时,它可以精准分析水体、土壤中的污染物,给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在食品分析方面,能检测食品里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保障我们吃的东西安全。​可以说,HPLC 在分离分析领域地位关键,它能把那些用其他方法很难分离的复杂混合物分离开,还能准确测定微量成分,给科研、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组成​


(一)流动相输送系统(泵系统)​

它的作用是给整个色谱分析过程提供稳定、高压的流动相流速,让流动相能以均匀的速度通过色谱柱,这样才能保证分离效果稳定,重现性好。​

关键部件有这些:​

高压泵(比如二元泵、四元泵):二元泵有两个独立的泵头,能按一定比例混合两种流动相;四元泵则能混合四种流动相,满足更复杂的梯度洗脱需求,而且它们都能提供高压,让流动相顺利通过色谱柱,克服柱阻力。​

脱气机:流动相在储存和输送时很容易溶解空气,产生气泡,这些气泡会影响泵的正常工作,还会让检测器的信号不稳定。脱气机就是用来除掉流动相里的气泡,保证系统能稳定运行。​

梯度混合器:主要用于梯度洗脱,它能精确控制不同流动相的比例随时间变化,这样就能更好地分离复杂样品。比如分析一些极性差异大的化合物时,通过它改变流动相的极性,能让各组分在合适的时间被洗脱出来。​

(二)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常见的类型有:​

手动进样阀(六通阀):由阀体和阀芯组成,转动阀芯实现流路切换。操作简单、成本低,但进样结果的精度和重现性高度依赖操作者技巧,易受人为因素影响,适合小批量或对通量要求不高的场景。​

自动进样器:通过机械臂、高精度注射泵及传感器自动完成取样、进样和清洗,消除了人为误差,显著提高了进样精度、重现性和通量,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高效分析。​

(三)色谱柱​

核心部件包括:​

固定相(像 C18 反相柱):C18 反相柱是常用的固定相,它的表面键合了十八烷基硅烷,具有非极性,适合分离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化合物。​

柱温箱(控制温度):温度对色谱分离效果影响挺大,柱温箱能精确控制色谱柱的温度,保证分离条件稳定,让分析结果的重现性更好。​

选择色谱柱主要看分离目标物的性质,比如极性、分子量等。对于极性强的化合物,可以选正相色谱柱;非极性或中等极性的化合物,反相色谱柱更合适;而像蛋白质、多肽这类大分子化合物,就需要选凝胶渗透色谱柱等。​

(四)检测器​

常见的类型有:​

紫外 - 可见检测器(UV-Vis):它是根据物质对紫外 - 可见光的吸收特性来检测的,应用很广泛,对很多有机化合物灵敏度都比较高,但要求被检测的物质得有紫外 - 可见吸收基团。​

荧光检测器(高灵敏度):它利用一些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会发出荧光的特性来检测,灵敏度比紫外 - 可见检测器高 1-3 个数量级,适合痕量分析,比如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示差折光检测器(通用型):它通过检测流动相和样品溶液之间的折射率差异来确定样品浓度,对所有物质都有响应,但灵敏度较低,受温度影响大,一般用于那些不能用其他检测器检测的物质,比如糖类化合物。​

质谱检测器(MS,用于结构鉴定和超痕量检测):它先把样品离子化,然后根据离子的质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不仅能对样品进行高灵敏度定量分析,还能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在药物研发、代谢组学等领域用得很多。​

(五)数据处理系统​

工作站软件的作用是采集检测器输出的信号,生成色谱图,然后对色谱图进行分析,比如计算峰面积、保留时间、峰高、分离度等参数,同时还能存储、检索数据和生成报告,给分析结果的处理和管理带来了方便。​

(六)辅助部件​

过滤器:装在泵和进样器之间,用来过滤流动相里的颗粒杂质,保护色谱柱不被污染,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保护柱:连接在进样器和分析柱之间,它的固定相和分析柱相同或相似,能吸附样品中的杂质,减少分析柱的污染,让分析柱用得更久。​

柱温箱(保持温度恒定):前面也提到了,它能保证色谱柱温度稳定,提高分析结果的重现性。​


二、工作流程简述​


流动相输送:泵系统把经过脱气和过滤的流动相,以稳定的压力和流速输送到色谱系统里。​

样品注入:通过进样系统把一定量的样品注入到流动相中,样品随着流动相进入色谱柱。​

色谱柱分离:样品在色谱柱里和固定相、流动相发生相互作用,因为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一样,在色谱柱里的移动速度就有差异,这样就实现了分离。​

检测器信号采集:分离后的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对它们进行检测,然后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采集检测器的信号,生成色谱图,再对色谱图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关信息。​


、HPLC 的分类(可选扩展)​


按分离机制来分,常见有这些类型:​

反相 HPLC:固定相的极性比流动相小,适合分离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化合物,是目前用得广泛的 HPLC 方法,比如用 C18 柱分离多环芳烃。​

正相 HPLC:固定相的极性比流动相大,常用来分离极性化合物,比如分离糖类、氨基酸等。​

离子交换色谱:它是基于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来分离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适合分离离子型化合物,像有机酸、生物碱等。​

体积排阻色谱:根据分子的大小来分离,固定相是多孔凝胶,小分子能进入凝胶孔内,保留时间长,大分子进不去,保留时间短,适合分离大分子化合物,比如蛋白质、聚合物等。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各个组件相互配合工作,共同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分离效果。流动相输送系统提供稳定的流动相条件,进样系统保证样品能准确注入,色谱柱实现样品分离,检测器把分离后的组分变成可检测的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辅助部件则起到保护和优化系统性能的作用。​

维护和优化各个部件对保证 HPLC 系统正常运行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比如,要定期清洗和维护泵系统,防止泵压波动;要避免色谱柱被污染,及时更换过滤器和保护柱,使用合适的流动相和样品前处理方法;还要定期校准检测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只有把各部件的维护和优化工作做好,才能充分发挥 HPLC 技术的优势,给科研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上一篇:LC、HPLC和UHPLC区别?(大白话)   下一篇:没有了